六公司泉州二重环湾项目上场以来,贯彻落实“三新”管理理念,坚持工期自主、诚信履约,强化标准提升、过程管控,积极推动项目管理创优、创效全面升级,获评泉州市“品质工程”“施工标准化示范项目”等荣誉称号。
统筹谋划,助力施工提速
项目坚持“工期以我为主”,快速进场、精心组织,仅用20天完成拌合站临时用地征拆任务,两个月完成红线用地提交工作。在全线参建单位中,先后获得首家“三集中”场地验收通过、首根桩基浇筑、首根墩柱浇筑、首片箱梁架设、首座高架桥贯通等多项第一。
项目主线桥与东部快速路高架桥、梧林互通匝道桥形成“三层涡轮”式立交互通,两条主线高架桥上跨东西三路、环城高速,下穿福厦铁路,两度跨越梧安溪,施工窗口期短、安全风险较大。项目多次组织实地踏勘,超前制定交通导改方案,采用钢箱梁无支架整体吊装工艺,精准把握施工窗口展开大干,确保施工安全高效推进。
技术引领,创建品质工程
施工中,项目推广运用“四新”技术,分别采用护栏施工三维定位架、护栏模板台车、桥面铺装激光桁架式分体辊轴摊铺机及智能养护系统等先进工装,有效保障和提升工程实体质量,做到“内实外美”。项目品质受到各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,先后承办泉州市普通公路品质工程、施工标准化及“工地党建”示范项目现场观摩会。
项目采用的防撞护栏模板拆装台车,使用液压控制全车系统,具备行走、提升、外模安装等多项功能,操作灵活简便、安全高效,相关工装及工艺被福建省交通质安中心作为公路水运工程“四新技术”,在全省同类项目推广应用。
精细管理,赋能降本增效
项目在资源配置中超前筹划、精打细算,通过在大宗材料采购中合理选择招标时间,利用福建地区雨季的材料价格低峰期,对水泥、钢箱梁钢板、支架等材料进行招标采购,节约成本1000余万元。
针对当地地材价格高、质量难以达标且无母材资源的实际情况,项目自建碎石加工厂,投入碎石、机制砂两条生产线,累计加工地材近30万吨,降低成本400余万元。同时,项目通过临建设施改造、机械租赁、材料周转、方案优化等举措,有效降低显性成本、控制隐性成本,经济效益情况良好。
红色引擎,激发党建活力
项目位于华侨文化、宗教文化、闽南文化等多元文化交汇相融的晋江市,文化差异和民俗传统导致征拆面临难题。项目党工委书记带头深入村户,党员逐一到家宣讲政策、听取诉求、解决难题,以“有温度”的工作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,为施工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,项目主动与地方政府及驻地单位党组织加强联合共建,成立“红旗工地联合党支部”,形成日常沟通协调和工作配合机制,打造了开放式的党建新平台。通过与驻地党组织的密切合作,顺利解决了征拆、施工等方面的数十项难题,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内外部环境。项目党支部被评为中铁十七局2021年度先进基层党工委,泉州市交通运输局授予“2021年度市在建普通公路工地党建示范项目”荣誉称号。(罗佳玉、薛亚平)